日期:2020-09-15 作者:中舞联研究院 浏览量:1390
曾国藩说:“败人两字,非傲即惰。”,在舞蹈中恐怕还要加上“急”和“糙”。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先来说说“傲”,确实见过很多舞者有这样的傲气,舞者是需要傲气的,但是过犹不及。有些舞者经常在职业组,国外顶尖选手的视频和现场中学习和欣赏,这是舞者必须的学习步骤,但是有些看惯了顶级选手后会对身边的其他舞者嗤之以鼻,看看身边这个也看不上那个也看不上,甚至觉得自己的老师也just so so。于是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自己很厉害的错觉,逐渐失去学习的谦恭和交流的稳重。逐渐脱离自己所在层次的圈子,而有没有足够的实力进入更高层次的舞蹈平台,于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变成舞圈大头娃娃,“懂”的多,会的少。
第二个“惰”字,是舞蹈中最败人的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很多舞蹈爱好者最大的问题,人都是有惰性的,但是想要有所成,必然需要我们克服这种惰性。舞蹈中很多东西不是通过大脑的学习和理解就能掌握的,更重要的是理解之后的训练。在训练中一步步积累下来的肌肉习惯和表达模式才是舞蹈能力的核心。累了不练,病了不练,有事不练,没事也不练,那这些靠训练积累的能力如何去获得。拳不离口曲不离口,舞蹈亦是如此。
第三个是“急”,这个问题在舞蹈新人身上尤为明显,由于对舞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常常会把套路当成是目标。以为跳出套路就是学会了这种舞,熟不知,舞蹈最简单的是套路,最根本的是基本步。包括很多少儿学员的家长也常常会问,“怎么学了这么久了还是这几个步子?”。舞蹈学习少不了组合和套路的学习,但是这些学习是手段是工具,不是最终的目标,目标是在这些组合和训练中积累和沉淀,能把一个基本步跳到完美,能把完美的基本步信手拈来才有可能组合出完美的舞蹈。
舞蹈中最后一个败人的字是“糙”,艺术都是精益求精的,最怕的就是学生抱着“差不多”的心态。一个动作,老师一点点的抠细节,讲原理,一点点的去完善,而学生觉得,差不多就是这样了,那就完了。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舞厅里也有伦巴恰恰,国标舞也有伦巴恰恰,节奏重心可以说“差不多”,可是跳出来的东西就是“差很多”。所以作为舞者特别不能有“差不多”的心态,始终要记得舞蹈一定不能“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