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6-10 作者: 浏览量:1998
各位老师好,今天是2018年10月最后一天,距离2018年的结束还有两个月,年终将近时,我们不得不梳理总结这近一年来的成长和收获,我们研究院这一年到底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是完成的,哪些是还没做到位的?对于各位老师来说也是一样,这一年是充满意义,还是留有遗憾?如若有憾,我们如何在未来的两个月中去弥补完善?我们年初时的工作规划又完成了多少?这一年来,我们经历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又成长了多少!10月是悲伤的季节,李咏离开,金庸去世。这让我想起了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的一句话:“把每一天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度过”。在今天,特别想把自己对国标舞行业的看法给各位研究院的小伙伴分享,同时这也是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
无论称呼它为体育舞蹈还是国标舞,对我来说这只是一种习惯。我们称呼它为什么舞种,都不需要有特指的概念。音乐、舞蹈和食物都是没有国界的,我也希望我们研究院的会员不要与其它舞蹈组织有门派之见,工作开展比我们好的组织,我们要虚心学习。其它组织举办的舞蹈活动,只要对个人成长有帮助,也要踊跃参加。组织的价值,不是为了约束和控制,而是为了促进其个体成长。如果特别害怕我们的会员去参加其它组织的活动,那说明我们研究院,我们这个平台已经没有价值和吸引力了,没有价值的组织,终结其生命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研究院的领导要主动促进舞蹈组织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服务来代替会员管理,大家都是舞林儿女,没有那么多彼此。
从人性上说,每个人都向往自由,不想受纪律约束,但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自律才能自由。讲秩序,讲纪律,有规则,才能真正促进个人发展和成长,个体发展好了,我们中舞联研究院才能成长起来。我之前分享过“李广难封”的成语典故,李广是汉朝名将,很受士兵的喜欢...这个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是李广治军不严,军队纪律散漫,虽说领导个体很强,但部队整体实力差异很大,才会经常打败仗。所以客观的看,李广虽受士兵喜欢,但他对士兵的这种“爱兵如子”,让军队的纪律变成了摆设,大战时,士兵人心涣散,将领自然难封侯。同样我们研究院强调纪律性,不是想通过纪律去控制成员的意识,而是希望通过建立严谨的组织纪律,来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组织成长,会员才能共享发展的成果。
首先强调一下善良真诚,这是中舞联研究院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如果没有这点做底色,我们中舞联是不欢迎他加入的。我们去阐述组织性,是希望我们所有的成员都能向党和政府靠拢,在思想上入党,做一个善良真诚的人。我说这点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虚话官话,我们很多人都会觉得一个舞蹈老师,认真的学好舞蹈技术,教好孩子就行了,干嘛去靠近党组织,还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啊?这里我谈谈两点看法,一个是教育问题;很多人会有宗教信仰,从宗教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去让自己做一个好人。其实党员的培养体系会更好,更加入世且有现实意义,会让你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才,这点是从中舞联研究院成员的教育角度去谈。第二从现实角度,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现行的政治背景下,我们多去了解党和政府的运营政策和理念,有利于我们少走弯路。比如说,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您就能大概分析出行业的走向及趋势,利于个体或机构做发展方向的规划和调整。你了解政府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新政,你就能合理的做预案做规避,避免出现决策错误。比如今年初很多老师问我四部委的教育新政是什么意思?很明显这点就是缺乏政治敏感度的表现,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多关心政治,要有组织纪律性,主动学习党的文件和精神,这将对个人事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在我看来,舞蹈培训行业已进入红海搏杀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怎么如何自处?隔壁舞校上千人,我们学员才百人;或者我们是大机构,对方是小学校,我们得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同行?我觉得无论是骄傲的俯视,还是自卑的仰视都不对。遇到比我们强的,我们保持谦虚,看人长处,以学习的心态去了解对方。面对比我们弱的,我们要警醒,它比我们弱为什么还敢去开机构? 强敌环绕,我们需保持自强,努力,勤奋的状态,立足长远,脚踏实地的干。同样以我们中舞联研究院的状况来看,很多舞蹈组织在角色上属于统治者地位,我们只能是创业者的角色。那创业者要是什么心态呢?还是那句话,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拼搏,不怕打脸。
客观的说,舞蹈行业从业者文化素养普遍偏低。这个不是灭我们自己威风,而是从艺术和教育门类对比中得出来的结论。但是我们得知道,一个人要成长,一个行业要发展,必须得靠知识。想获得知识,我们必须不停学习,把中舞联研究院形成学习型组织。那如何去学习!我常以校长培训中的桥段做例子,有的培训讲师会说,舞蹈机构应该全员招生,无论是前台、教务还是老师,都该共同努力招生;而有的培训讲师的理念是专业人做专业事,老师只负责教学,销售负责谈单,市场负责引流。有的培训讲师教舞校校长要对员工讲爱与情感,要柔性管理;有的强调早定制度早执行,一视同仁严管理。其实这些都特别有道理,中国也最不缺的就是道理。同时这些道理也害惨了一批人,道理没错,但是在落地执行得明白因地制宜的道理。我们舞者得建立完整的逻辑思维体系,学会理性分析问题,如何去建立逻辑,如何做到认知迭代,如何建立思维体系。如果你没有认知系统,你极易被别人忽悠。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书,《格局逆袭》、《大败局》、《理性乐观派》等等...包括一些小说,尤其是金庸先生的小说,政商类的畅销小说,读读都有会很大的裨益。开卷有益,如果没有时间,利用碎片时间读读公众号文章,看看知网文献,刷刷知乎,开车时听听喜马拉雅的精品课程等,一年半载的时间,不知不觉中你就会成长很多。如果你原地踏步不读书,必将与时代脱节,那你就安安心心做枝繁叶茂的韭菜吧。
从社会需求角度看,拉丁舞教师一直有极大的市场缺口。想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直接的方式就是在高校开设体育舞蹈专业,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做体育舞蹈高校教材,做少儿培训类教材,做行业研究报告,做一线舞蹈老师教学互动教材,推进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标准化,专业化。这些基础性的工作,都是我们研究院工作目标和方向之一,为此经过近一年的筹备,我们研究院成立了高校委员会,这些工作在落地过程中主要由高校委员会负责执行。
在体育舞蹈行业中,这几年做师训的,做服装的,做竞赛记分的,做商业转化的,涌现出很多优秀组织,逐渐把体育舞蹈行业往产业化方向引领,解决了部分的行业痛点,但整体规模还不够,发展阶段还比较初级,未来会大更大的挖掘和成长空间,希望我们的行业从业者继续加油努力。
我认为我们体育舞蹈行业的社会认同感还不够,比如很多高校的舞蹈类艺术特长生,有中国舞,有芭蕾舞,有民族民间舞,却没有拉丁舞,这体现教育主管部门对拉丁舞的认同度不够。包括这几年电视类节目也很少有涉及拉丁舞题材的。我们细细思索,拉丁舞到底有什么社会价值?国标舞的艺术性又体现在哪里?能解决什么社会问题?任何有思想负责任敢担当的舞者,不应该去回避这些问题。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中舞联研究院一直在研发和推广“古歌拉丁”课程,一期一期的免费做,当时很多老师不理解,觉得理事会决策有误,应该去做些能博人眼球的短平快项目,这样会更快树立中舞联研究院的品牌知名度。这个观点也没错,但我们中舞联应该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作为研究院的成员,得时刻清楚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了解组织定位及目标。总之,我特别希望我们中舞联研究院的所有人,都能有理想,有目标,有学识,能行动,善总结。共同努力,精诚协作,共同实现体育舞蹈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产业建设,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谢谢!